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王孟婷

全球觀測站 /後疫情 新心情(鄉下現況) 文圖/王孟婷

圖/王孟婷

文/王孟婷

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走向必須與病毒共同生存的階段,大家正在學習怎樣過防疫又日常的生活……


〈鄉下現況〉回鄉過節 人際壓力


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走向必須與病毒共同生存的階段,大家都理解到病毒不可能消失,更不可能掌控,日本在5月底「自肅期」解封後,病例新增人數超越了自肅期前高峰。全世界也都有類似的趨勢,大家正在學習怎樣過防疫又日常的生活,種種情況下可以用進退兩難一詞來形容現今情勢。

住在鄉下的居民,每年會在5月黃金週連假、8月盂蘭盆節、12月底到1月的新年,以上這3個時段有機會見到住在外縣市的親人。

今年的黃金週在自肅期間度過,於是8月的盂蘭盆節到底要不要回老家一趟,變成人人進退兩難的抉擇。鄉下因為人口密度低,原本是疫情的緩衝區域,不過隨著學校停課、部分行業休業,已經有部分的人回到老家暫時等待應變,偶有幾例引發了規模不一的群聚感染,鄉下特有的人際壓力,正用沉默的氛圍形成奇特氣壓。

〈傳染的後續〉地區廣播 暗藏輿論壓力

個人的現居地剛巧病例數字極低,只有個位數字,但交通位置離福岡市中心只有1小時,居民並沒有太過鬆懈防疫的心態,因為是小地方,一旦有人成為病例,就會廣發訊息請大家加高警戒度。

近來,車程30分鐘的鄰近區域,出現確診病例,廣播一連數日,單日多次的宣導:「XX市的一戶居民發生家庭內感染,一位東京返鄉的女兒,總共感染了X位家人,請大家特別注意……」頻繁的廣播確實會讓人警惕,我一聽再聽後,心中升起某種不安,廣播慢慢形成壓力,不但當事人家庭聽得很心酸,大多數人恐怕也會規勸孩子不要回老家。

像我本身也是家裡的女兒,反覆聽到「東京回來的女兒」一詞,老實說每聽一次,心就會痛一下,想到有人在大都市工作發生困難,想回父母家都會如站在孤島上那般動彈不得,某種壓力的氣旋,慢慢在鄉下散布開來,輿論壓力在現階段有很可怕的殺傷力,地區性的分界突然明顯起來。


〈好辦法不存在〉高度應變 隨遇而安


全世界的人都在想辦法適應新生活習慣,然而新生活習慣卻沒有答案,當下幾乎能確定新冠肺炎會長存於身邊,曾經希望病毒突然消失的期待落空。就算今年不回老家、不去旅行、不外食……明年病毒也仍然存在,避免封閉空間的休閒活動,大家轉往露營或戶外烤肉,現在也發生傳染病例了。

旅遊觀光行業在日本已經到達耐受極限,餐廳、商場、流行時尚品牌紛紛宣布停業,日本政府也得開始宣導國內旅行,用且戰且走的方式讓社會運作;以我自身來說,今年計畫的搬家從春天延期至秋天,搬家策略隨著疫情調整多次方法,此次距離遙遠的搬家,從貨船方式改為貨櫃宅配加自駕貨車,中途過夜的地區也要嚴密選擇,做好的計畫要隨著情勢小心應變,對於健康管理以最高規格控管,心情從高度緊張只能轉化為船到橋頭自然直(終於發現害怕也沒用,就看開了)。其他人更是這樣,大家都忍耐著沒遇過的生存型態,運用養生的生活習慣、隨遇而安的心態來進行高度應變。


〈另類收穫〉不出門 支出變少


今年都像隱士般生活了半年,目前仍沒打算要外出遊憩與返鄉,以小心駛得萬年船的信念融入情況,不過隱士般的全民生活對社會經濟來說,可是一點都不妙!

平日有記帳習慣的我,發現支出大幅度減少,源於出不了門,家用採購一週一次,挑在清晨4點前往24小時營業超市,用自動結帳機台孤獨地完成付款,頗有電影情節誤闖鬼店一般的採購方式。經歷今年7月梅雨季肆虐,水位系統警報整日響個不停,人到8月豔陽天,意識到能待在家裡閉關,其實很幸福了,這下沒有如上半年的百般無聊,幾乎像是提前體驗了老年生活而且找到樂趣。


〈作者小檔案〉

插畫家、繪本作家,現居日本九州的大分縣鄉間,作品散見於報章雜誌、圖文繪本、文學封面。個人著作《我最想做的事》、《淚光閃閃的巴黎》……等書。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