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生活 / 和風炒牛蒡 好滋味
- 王孟婷
- 2018年6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19年3月3日

日本因為農產品政策關係,
葉菜類與水果的價格與台灣相比,還真是不便宜,
不過,
超市肉類的價格倒是比台灣物美價廉,
很奇妙的是,
在飲食習慣上,日本人在三餐食用肉類的量,反而比較少,
相當遵守著飲食金字塔原則,
以碳水化合物為基礎,搭配大量蔬菜、小份肉類,
於是家常料理總有冷盤蔬菜,
讓平日三餐的蔬菜部分,配菜更加靈活,
小菜以一次性大量調理好,
並能方便分裝冷藏的蔬菜為主流,其中不出水的根莖類蔬菜會是首選。
夏日時節的溼熱氣候,
一種肉類主菜,搭配上幾款小菜以及白米飯,
隨時組合出營養均衡的一餐,是日本日常飲食的美好習慣。
老實說,
初至日本的適應期,
經常因為肉類的食用量少於以往,而感到食欲上若有所失,
日本親友在我返台之際到訪台灣,非常驚訝於台灣人的日常飲食,
在油分含量如此之高的常態下,為何街上的人大多偏瘦。
仔細一想,確實不可思議呢。
然而一般來說,日本的外食,也都是多肉少菜的組合,
各位在旅遊日本也許沒能發現台日不同之處,
但在日劇或電影,多少可見到日本的家常菜組合,
總會見到大量燉蔬菜或生菜沙拉等……
平時家庭料理三餐也真的這麼均衡,
鄉下地方更過著粗茶淡飯好滋味的生活,頗有健康教育課本的風範。
〈家常味〉和風調味3劍客
在日本家常菜裡,總是反覆出現醬油、味醂、糖這3種調味料,
就像三劍客一樣,3種配料總是同時出現。
台灣較少使用的味醂,其滋味甘甜並帶著酒味,是種近似於米酒的代替品,
不過因釀造原料來自於糯米與麴,比起單純使用米酒加糖,味醂會讓菜肴更多一個層次感。
這3大調味料組成的醬燒類料理,不僅僅能運用於肉類的調味,
甚至連蔬菜的澀味都能完美中和。
牛蒡粗纖維的口感與濃厚的氣味,讓喜惡者明顯分為兩派,
在日本常用的醬炒牛蒡絲做法,
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呈現出牛蒡的優勢,冷藏後更增爽脆感,
今日來試試涼夏小菜──炒牛蒡

涼夏炒牛蒡
食材:
牛蒡一條、胡蘿蔔1/2條
調味料:
A.醬油、味醂、米酒各一大匙、糖1/2大匙、高湯(或水)1/4杯、麻油一大匙
B.乾辣椒一條切丁
C.白芝麻少許
做法:
1.牛蒡去皮再切絲,浸泡在水中備用。胡蘿蔔去皮切絲。
2.炒鍋倒入麻油加熱,先下牛蒡絲以中火拌炒,再下胡蘿蔔絲。
3.加入調味料A,蓋上鍋蓋加熱至個人喜好的熟度。
4.掀開鍋蓋,撒上調味料B,拌炒至湯汁收乾,撒上C。
〈作者小檔案〉
插畫家、繪本作家,現居日本九州的大分縣鄉間,作品散見於報章雜誌、圖文繪本、文學封面。個人著作《我最想做的事》、《淚光閃閃的巴黎》……等書。
刊載於20180625
Comments